“文学‘经典’的生成与流变”高端学术论坛举行

发布时间:2018-11-29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本站讯  11月21日,由学灯论坛组委会主办,山东大学(威海)文化传播学院承办的文学“经典”的生成与流变高端学术论坛在山东大学(威海)举行。

该论坛由山东大学人文社科类高端学术论坛资助,以跨学科、知识谱系检视和经典重读为旨归,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厦门大学、四川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现代文学馆和山东大学的二十余位学者对于已成为“文化背景书”的文学经典乃至文化经典的认知进行了深刻反思和热烈讨论。山东大学(威海)文化传播学院杨慧教授主持论坛开幕式,山东大学(威海)文化传播学院院长张红军教授致辞,他热烈欢迎诸位远道而来、以文会友的诸位学人,赞赏学灯论坛去除繁文缛节、直奔学术主题的诚朴学风。他表示,近年来山东大学(威海)文化传播学院现当代文学团队在黄万华教授、孙基林教授的带领下生机勃发,希望该团队以此次高端论坛的举办为契机,加强与国内外一流学者的交流与合作,积极投身山东大学的“双一流”建设。随后,著名青年书法家、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祝帅研究员向学灯论坛组委会赠送了“学灯论坛”题词,代表兄弟院校学术同仁表达了对学灯论坛的祝福和期许。

本次论坛共分为四场,主题分别为:“经典”与阐释、“经典”与学术、“经典”的生成、“经典”的旅行。论坛第一场由山东大学(威海)教授黄万华主持,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学系王志敏教授、南开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余新忠教授担任与谈人。在发言环节,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冯宪光教授介绍了卢卡奇的经典著作——被誉为西马克思主义圣经的《历史与阶级意识》的生成与流变,以及这本论著中提出的“物化”理论。冯教授讲到:2005年3月,法兰克福研究所现任所长阿克塞尔·霍耐特在伯克利加州大学坦纳讲座发表学术演讲,重新回到黑格尔哲学、回到卢卡奇,一个著名的哲学家,一个著名的哲学流派的领军人物,在一个世界著名的讲座上重新讲述卢卡奇,重新讲述“物化”,可见卢卡奇理论的经典性。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耿幼壮教授则提示我们思考,或许并非每个时代都有经典,一部经典可能并不一定永远都是经典,不仅如此,耿教授以伊格尔顿对《呼啸山庄》的阐释为例,详细论述了伊格尔顿怎样通过对经典文学文本的解读,呈现出他本人的文学主张与文化观念,并由此揭示了经典生成的深层机制。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王确教授强调文学经典的合法性来自人们的认知需求,在阅读行为中文本展现出的文学风景与读者相遇,而真正意义上的读者则以他独特的力量与声音唤醒尚处于休眠状态的经典作品,使它显现、复活。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李怡教授则围绕文学经典与历史的关系展开论述,一方面指出历史永远立于人们对经典的认知背后,一切都在历史中确定,一切也都可能在历史中消失,另一方面则强调文学有着自己独特的叙述法则,其对历史的呈现绝非直接摹写,而是以美学的方式表达史识。山东大学(威海)孙基林教授以诗歌《相信未来》《回答》《山民》《有关大雁塔》为例,指出文学经典在精神性和美学倾向上应具高度概括性、代表性和典范意义,但它又具有空间和时间上的相对性,经典的生成既是一个文本阐释的问题,也是一个时代的文化构成问题,同时也涉及传播和接受问题。本场讨论的与谈人王志敏教授认为,各位学者的发言选题丰富而契合主题,从不同的维度探寻了经典的生成路径,而伊格尔顿以自己的切身体会阐释甚至直接参与书写《呼啸山庄》的例子,尤为值得深入思考。与谈人余新忠教授则从历史学者的角度,强调跨学科研究和文史对话的重要意义。

论坛第二场由耿幼壮教授主持,中国人民大学李今教授担任与谈人。首先,南开大学余新忠教授从跨学科的角度对中医的知识史进行考察,指出知识史的研究可以充分展现知识建构与社会文化变迁之间的互动关系,有助于我们对现实中的医学问题及其发展进行思考与理解,由此视之,“中医”本身是一个历史性的概念,在现代意义上与西方医学相对应的关系中被建构为中国“传统”医学(TCM)。随后,中国现代文学馆的易晖编审从知识生产的角度,详细讨论了金庸小说在当代文学研究的特定环境中怎样从通俗小说的代表被逐渐经典化为所谓的“金学”,在这个过程中,文本阐释与意义生产之间的复杂关系,对于文学史脉络中雅俗辩难的重新审视,成为两个重要的因素。北京大学祝帅研究员详细梳理了“中国书法史”如何在清末民初“西风东渐”的浪潮中逐渐形成一门现代意义上的学科建制,从中可以发现新式教育与西学“专门史”观念的传入带来的研究范式的转换推动了中国书法史研究的专业化与科学化,但尤为值得注意的,祝嘉在研究书法史中坚持的朴素的“实证”之风在中国学术传统与西方现代研究之间建立起一种积极有效的连接。山东大学(威海)张红军教授以中国近代以降的金圣叹阐释史为例指出,无论对于金圣叹的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还是形式主义的解读,大多是将其作为解读者自身观点的印证,反之,作为文艺理论研究工作者应该与经典进行对话,在阐释中超越我们原有的知识框架。本场的与谈人李今教授认为,各位学者的发言体现出跨学科的特点,从知识生产的角度对已被建构或经典化的学术知识进行历史的剖析与思想的反思,对以往的研究进行再研究,重新审视经典化过程中社会与文化因素的重要作用,呈现经典作为对人的心灵和精神的探索者和开拓者的面向。

论坛第三场由王确教授主持,李怡教授担任与谈人。中国人民大学雷立柏(Leeb Leopold)教授首先指出,荷马史诗《奥德赛》中包含着一种特殊的叙述——英雄与阴间中灵魂的接触与对话,这后来被罗马诗人维吉尔、意大利诗人但丁分别在《埃涅阿斯记》与《神曲》中加以继承与改写,接着雷立柏教授详细分析了古典时代晚期的普登提乌斯(Prudentius)与阿塔纳修斯(Athanasius)怎样通过对《伊利亚特》与古代传记的借用与发挥,进而创造出一种具有基督宗教文化叙述特征的文学经典。厦门大学俞兆平教授则通过考察1920年代以来中国学界对于鲁迅《阿Q正传》的多样阐释,揭示出对于经典理解的“历史性”问题,由于接受主体与文本之间的动态关系会使具体阐释可能产生偏差与错位,因而对于原初史实的掌握与对于历史语境的关照显得尤为重要。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姜飞副教授通过考察阮章竞的新歌剧《赤叶河》的版本变化,呈现《赤叶河》怎样从一部当时风行全国的名剧到近乎湮灭无闻,指出在政治评价标准与文艺真实之间,在国民性与人民性之间存在着深刻的张力,甚至由此导致了“经典”的消失。山东大学(威海)文化传播学院芮欣副教授详细分析了福柯怎样通过对“忏悔”这一西方思想史上的经典议题进行考察,揭示出西方基督宗教文化对人的治理模式是如何建构起来的,而在此自我-主体生成过程中隐含的规训力量与奥古斯丁《忏悔录》中的绝对“他者”的思想资源形成历史性的对照。学者们发言结束后,本场与谈人李怡教授强调,对经典的解读永远离不开时代的问题意识,对经典的建构则与知识的生产密切相关,而阅读的体验与感受更是使经典得以发生持续影响的重要因素。

论坛第四场由易晖编审主持,俞兆平教授担任与谈人。在发言中,王志敏教授借助对《鹿鸣》和《蒹葭》的分析,为科恩兄弟晦涩难懂的电影《严肃的男人》提供一种新的解读方法,即中国古代诗歌中的“兴”法,并进而强调,对于此类西方经典电影文本的阐释需要运用跨学科的知识。李今教授通过对伍光建翻译《简爱》的汉译本《孤女飘零记》与原文本进行细致的对读与辨析,探究了译者的删改恰恰使《简爱》基调性的基督教精神思想湮没不闻,由此揭示出翻译行动在文学经典流变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黄万华教授介绍了“旅法四杰”陈季同、盛成、程抱一和高行健的文学创作,从华文文学的研究视角指出他们独特的文学贡献,并提出中国现当代文学“历史整合”最重要的途径在于让文本扮演文学史的主角,其关键则是对于文本经典性的辨析。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特聘副研究员妥佳宁详细分析了鲁迅的《复仇(其二)》与台湾作家陈映真的《加略人犹大的故事》之间的互文关系,妥佳宁副研究员指出陈映真的文本中体现出的对于圣经故事的改写,暗含着对鲁迅思想的继承。山东大学(威海)杨慧教授的发言集中探讨了“东北”作家李辉英的《最后一课》对于都德经典文本《最后一课》的挪用与改写,考证了丁玲将李辉英的《某城纪事》改名为《最后一课》的动机,以及李辉英早年文学训练对于其具体文学写作的影响,呈现出这一文本生成的历史过程。本场发言结束后,与谈人俞兆平教授结合诸位学者的发言进一步强调了研究经典旅行的重要性,并鼓励青年学人以“预流”的姿态在扎实的文献基础上,以问题为导向,开展跨文化、跨语际和跨学科的学术研究。

最后,冯宪光教授对此次学灯论坛进行了学术评议。他赞赏论坛跨越文学、历史学、电影学、语文学、传播学、哲学的包容性,并且结合诸位学者的发言总结指出经典生成的三个条件,即具有重要美学意义的原创性、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思想性以及文学制度的合法性。

据悉,学灯论坛由中山大学、四川大学、山东大学(威海)的几位青年学者共同倡议和发起,意在取法和赓续作为民国四大副刊之一的《时事新报•学灯》的学术精神,坚持小而精的办会理念,以“一个开放的小圈子”为论坛定位,坚持进行跨学科、跨语境、跨文化的研究,旨在聚集一众志同道合的学术中人,形成一个朝气蓬勃的学术共同体,为中国学术的复振贡献力量。



【关闭】 【打印】    责任编辑:傅振国         作者:文:崔佳文、张雨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