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大讲堂]吴通福:谁晓性灵,孰知义法:经师还是文士?——清代的新义理观与文学批评

发布时间:2022-11-21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文化传播学院名师大讲堂

谁晓性灵,孰知义法:经师还是文士?
——清代的新义理观与文学批评

主讲人: 吴通福 教授
主持人: 洪树华
时间: 2022年11月27日(周日) 19:00-22:00
地点:腾讯会议:https://meeting.tencent.com/dm/nAmnWSPSzlRP
会议号: 233-457-625


主讲人简介:
吴通福,江西财经大学教授。1997年复旦大学硕士,2002年香港中文大学博士。曾任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助理、博士后研究员。独立主讲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修己安人话“四书”》、省级线上一流课程《“四书”导读》。在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学报》、“中研院”文哲所《中国文哲研究通讯》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出版《清代新义理观之研究》(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晚出〈古文尚书〉公案与清代学术》(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国学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及《中国古典管理哲学》(2016年第1版,2020年国家出版基金项目新1版)等著作。


讲座内容:
清代是中国传统学术的总结时期,也是中国古典文论的总结时期,文与学的关系是这一时期文学批评的核心问题。随着18世纪儒学中出现了程朱外别立新理的新义理观,汉宋之争愈演愈烈,也蔓延到古典文论的领域。在性灵、义法等传统诗文理论的重要观念上,经师和文士观点各别。“道问学”在清代的攻城略地,一步步从“尊德性”转向自称“有别裁”、“非关学”的诗文领域。这些新义理学者,不但重估中国的道统、学统,而且要重构中国的文统。这就启示我们在讨论中国文学批评史的时候,需要重视其中的经师传统。

 

【关闭】 【打印】    责任编辑:李晋飞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