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上午9点30分,著名德籍华裔艺术家李彊应邀为我校师生作了题为“画面的笔触与时代的印迹——兼论AI绘画”的学术报告。本次报告会是文化传播学院“名师大讲堂”系列学术报告活动之一,由崔春副教授主持,文化传播学院部分本科生和研究生通过“腾讯会议”线上平台聆听了这场报告。
首先,李彊老师通过一幅画引出讲座的主题“笔触”。他表示当画面上出现了笔触,这幅画的生命便被开启,画家通过笔触融入色彩、表达感情、讲述认知,故而一幅画作会有多种笔触。对于画家而言,任何笔触的改动都是其思维变化的外在呈现,并非任意而为。紧接着李老师以十几位当代艺术家的画作为例,分析了笔触的不同表现方式。他认为在单增的至简系列中,笔触还在停留在二维空间;而在李继伟和邓国源的作品中,笔触已经不仅仅是色彩与线条,发光管与亚克力板也进入了笔触的范畴;王小慧则用摄影技术做造型,将笔触延伸到作品之外,使其具有想象的空间。同时,李老师强调,并非作品中的一切痕迹都是笔触,真正的笔触是那些可以传达意义的内容。
接下来,李彊老师以张大千、赵无极、杰克逊·波洛克为例,通过他们不同的笔触阐释了东西方文化不同的面向。李老师表示,张大千泼墨山水画中的“天人合一”不乏人为的笔触;赵无极虽将具象化为抽象,却仍然保留其原迹;波洛克抛弃了透视画法,转而用随性的笔触追求极致的自由,但不得不对画面的美感加以控制。他指出,不同文化背景的画家会采用不同的笔触,中国画家张大千和赵无极将笔触放在画面内让观者沉浸其中,而美国画家波洛克则将重点放在画面边缘的延伸处,拓展想象的空间。但是他们各自与时代相遇时都会发现自我的局限,这些所谓的“缺陷”与那些动人的尝试共同构成了作品的画面和时代的痕迹。
最后,李老师以自身的创作向同学们讲述了AI绘画的不确定性。李老师讲到,他曾在平面绘画中遇到创作瓶颈,于是便搭乘“寻找空间”的时代快车,开始尝试装置艺术。“互动打印机”装置是他初次尝试人机互动。当人们都开始寻找自由,追求绝对的抽象时,李老师也开始了自己的AI绘画之旅。在此过程中,他发现科技的“BUG”竟创作出具有丰富笔触的作品,“BUG”的不可控更是让绘画作品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无限可能性。
在互动环节,李彊老师就绘画的不确定性、“BUG”对作品的影响、AI绘画的未来发展等问题与同学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随后,崔春老师对本次讲座进行总结,并对李老师表示感谢。
(文:赵丝丝)
主讲人简介
李彊,男,1957年生于天津,德籍华人。1986年涉入单板机绘画,1988年留学德国,1991年获高密度高温陶体材料艺术家专利发明奖。1994年毕业论文作品“一个数就是一个空间”获年度学院作品一等奖。1994年德国石荷州艺术家协会会员。1994年获德国石荷州文化部艺术家奖学基金;1995年获德国selk艺术家驻留工作室奖学金。1998年IBM(法国)赞助即时计算数据创作装置作品“infinity PI”。2003年德国柏林艺术家协会会员。2004年德国柏林白湖艺术学院雕塑系文化大师。2015年开启“BUG的自由”机械手绘画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