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晚,由文化传播学院承办的“百廿山大,学术报国”迎校庆百场学术报告活动的第八场在图东教学楼108举行。江苏师范大学语言科学与艺术学院院长杨亦鸣教授应邀为我校师生作了题为“语言的前世、今生、未来:语言学跨学科研究的使命与突围”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文化传播学院副院长尹海良教授主持,以文化传播学院为主体的近百名师生现场聆听了讲座。
杨亦鸣教授分别从语言的前世、今生和未来三个阶段探讨当代语言学问题。他首先用世界首富埃隆·马斯克以脑机接口技术实现意念控制以及心灵感应为例,引出关于心灵感应和意念控制的讨论和思考,提出当下语言的本质就是人类思维载体的观点。
在语言的前世阶段,杨亦鸣教授认为,语言是人类思维的物质载体,非为交际而产生。通过对物象与意象的概念的阐释和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理解,他详细介绍了灵感思维是显意识与潜意识的交互作用、相互通融的意义。通过使用工具、生理结构、基因转变等多方面阐述,展示了语言的前世演化为今生的过程。
在语言的今生,杨亦鸣教授从思维的种类、人类与动物思维交际方式区别两个角度论证了语言何以是人类思维的载体。通过对比不同低级动物和高级动物的行为模式,总结出动物思维与交际方式是遗传结构决定的观点,帮助我们理解了人类与动物之间思维和交际的区别与联系,从使用工具、生理结构、基因转变等多方面向我们全面展示了语言的前世演化为今生的过程,并阐述了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的合理性。
面对语言未来的发展,杨亦鸣教授首先提出生命和人类是从何而来的问题并最终作出生命起源历程的解答,以宇宙大爆炸的发生为例详细讲述了世界的产生,逐步阐明了过去人类用语言积累了经验和文明,未来人类也需要用语言开辟生存的希望的理念。
在讲座最后,他总结道,在未来语言研究的领域,唯一的出路就是进行跨学科的研究,通过脑科学、生命科学、物理学等不同学科的交叉研究,走出传统束缚,让语言学回归到它原有的核心地位。杨教授以江苏师范大学细胞分子语言学实验室为例,讲述了他们开展的相关研究,其中以单细胞测序技术和诱导多能干细胞技术,获得语言在分子和细胞层面的表征机制,目前完全掌握了技术手段,探究双相情感障碍分子机制的成果已经发表在PNAS。“过去未去,未来已来。未来引领过去,过去规定未来”,是杨亦鸣教授对未来语言学研究的方向引领和新的期望。
尹海良教授对本次讲座进行了总结:杨教授以科学性和趣味性兼具的方式阐述了语言的本质,并结合各种生动案例讲解语言的前世今生和未来发展,极大激发了老师和同学们的兴趣;质疑已有成说,运用跨学科交叉新技术小心求证;语言与人类社会高度相关,创造出众多实用性研究课题。在提问环节,面对现场师生的踊跃提问,杨教授分别就聋哑人语言学习能力、不同方言与个体认知方式的相关性、手语和唇语与语言和思维的关系等问题做了一一解答。
(文:李雅、赵琳、纪志学、宋知霖;图:苏可奕)
【主讲人简介】杨亦鸣,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博士生导师、博士后联系导师,曾任江苏师范大学副校长,现为江苏师范大学语言科学与艺术学院院长,语言科学与艺术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语言与神经认知科学江苏省重点实验室主任,语言能力省部共建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主任,CSSCI语言学学科重要期刊《语言科学》主编等。主要学术兼职为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社科基金语言学科评审组成员, 教育部中文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等。长期从事神经语言学、理论语言学、汉语史等研究,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3项,国家973计划课题、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多项。先后在Brain (《脑》)、Cognition (《认知》)、《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科学》《新华文摘》等刊物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著作10余部。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教育部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