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灯论坛博士生高端论坛暨中国现代文学前沿问题工作坊在我校顺利举行
本站讯 2020年10月31日下午3时,由学灯论坛组委会、文化传播学院主办的博士生高端论坛暨“中国现代文学前沿问题工作坊”在电子楼301室顺利举行。本次论坛由“老舍的‘世界文学’图景”、“从‘中国必亡’到‘中国不亡’——抗战时期胡适‘论文’中所见的中国观念及其‘和’‘战’之策的转变”与“启蒙的限度——鲁迅‘五四’时期‘救救孩子’的思想困境”三场学术演讲组成,分别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何吉贤编审、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裴春芳特聘研究员与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张勇教授主讲。山东大学文化传播学院副院长周新顺副教授主持此次讲座。讲座伊始,杨慧教授分别向三位讲者赠送学灯论坛纪念品,为本次“学术盛宴”拉开序幕。崔春副教授和学院部分硕、博士研究生及本科生参加了本次活动。
首场讲座由何吉贤研究员主讲。何老师首先梳理了1946至1949年间老舍的美国之旅。在此期间,老舍与Ida Pruit合作对自己刚刚完成的《四世同堂》第三版进行英译,并与译者Helena Kuo合作陆续出版了Yellow Storm、The Quest for Love of Lao Lee、The Drum Singer等作品,不仅如此,老舍本人还受聘于“好莱坞”,参与到将自己的作品改编为电影剧本的工作中。何老师随后指出,中美版权制度的差异,为日后老舍与译者的冲突埋下伏笔,何老师重点讲述了老舍与Evan King的版权冲突,老舍认为Evan King版的Rickshaw Boy和Divorce不仅改动颇多,且曲解了作品原义。赛珍珠也在给老舍的信件中多次提到Evan King不适合继续担任译者,并将自己的代理人David Lloyd介绍给老舍,以助其解决与Evan King的版权纠纷问题。此后老舍作品的译者从“强势肆意”的Evan King变成了Helena Kuo,老舍与后者合译了《离婚》。但令老舍最为满意的译者还是被誉为“中国的女儿”的Ida Pruit,她翻译的《四世同堂》并未因西方不同的读者市场而扭曲文本内在的价值,同时也最大程度保留了作品的原貌。David Lloyd作为老舍版权代理人,成功地铺开了老舍作品的全球出版图景,使老舍取代林语堂成为彼时西方文坛最受欢迎的华语作家。最后,何老师讨论了1940年代后期中国作家在世界文学版图中的位置与困境,以老舍为例,揭示出“冷战”框架对文学交流途径的改变与重构。
第二场讲座由裴春芳研究员主讲。裴老师首先界定了“英美式自由主义” 与“英美派绅士” 的含义,然后详细介绍了胡适在五四时期所承担的社会角色和开展的文学实践。归根结底,以胡适为代表的英美派“绅士”可谓是中国传统“士大夫”现代化的典型人物。随后,裴老师剖析了胡适不同时期的抗战观点。最初,胡适结合彼时国内现状发出“中国不亡,是无天理”的言论,认为当时无法战胜国内的四大仇敌――贫穷、疾病、愚昧和贪污,提倡实行对日妥协的委屈求全之法。但随着抗战形势逐渐严峻与国际局势的变化,胡适改变原有的看法,提出“中国不亡”的观点,并明确指出自己当初提出“中国必亡”是为清除中国传统遗留的“重大罪恶”,警醒“泥古不化”的国人,这种观点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策略性。面对日本的全面侵略,胡适终于实现了由“主和”到“主战”的彻底转变。
第三场讲座由张勇教授主讲,开宗明义,他首先申明本次讲座的主题,即五四时期鲁迅对“救救孩子”这个话题的书写及其与启蒙思想的关系。张老师在重述了“铁屋”之喻后,通过并置和解读彼时鲁迅文本中的“孩子”叙事,勾勒了鲁迅由“救救孩子”到“如何做父亲” 的思想转变。就在这一时期,鲁迅还翻译了有岛武朗的《与幼小者》,在给他人的信件中也一再谈及自己关于“孩子”的看法,这些都构成了我们理解鲁迅思想转向的重要背景。从《狂人日记》整体的犹疑基调出发,张老师创造性地将鲁迅作品中的孩子分为死去的“孩子”、集体性“仪式”中的“孩子”、“杀人”的“孩子”和作为“方法论上的概念”的“孩子”等四类,并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追溯了“孩子”叙事的思想根源,即鲁迅留日期间对“白心”问题的关注。“白心”又称“自性”,是一种不受“世间法”污染的纯粹本性。随后张老师借助康德和福柯对于启蒙的定义和重塑,认为鲁迅对启蒙的理解,也是对文学内在本质的理解,其实是对人之为人的主体精神的强调,而其“救救孩子”思想的摇摆状态,正体现出鲁迅对“启蒙”精神可能被遮蔽或滥用的警醒。
在交流环节中,同学们踊跃提问,三位老师详细地解答了同学们的问题,并提出了有关研究方法的建议。最后,在师生们热烈的掌声中,本次活动圆满结束。
(文:王文文 图:孟凡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