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稀方研究员来校区讲授“香港早期的报刊与文学”
10月13日晚,中国社科院文学所赵稀方研究员应邀来到山东大学威海校区电子楼302教室,作了题为“香港早期的报刊与文学”的学术报告会。报告会由文化传播学院举办,周新顺副教授主持,文化传播学院百余名师生参加了报告会。
赵稀方研究员指出,中国现当代文学在观念上已经有了很大变化。以前中国文学的概念基本上是学科设置,现在有了一个转变:学科整合。现当代文学不但出现了新成果、新观点,而且边界也在扩大。中国文学变成中文文学,从国别文学变为语种文学。中文写作把全世界华人联系在一起,包括香港、台湾、东南亚华文文学作家。
接下来,赵稀方研究员介绍了研究香港文学的缘起。1997年前后开始书写、2003年出版的《小说香港》把城市研究和文学研究结合起来,从城市香港的角度建立起一整套论述。他指出,香港主体身份具有流动性。第二代、第三代与父母辈产生了差别。与南来作家北望情结不同,1949年后出生的新一代逐渐产生本土意识。与香港研究相关的,赵稀方研究员开始研究后殖民理论,在2003年出版《后殖民理论》。他介绍了 “后殖民三剑客”萨义德、斯皮瓦克、霍米·巴巴三人的理论以及他与霍米·巴巴的交往。
最后,赵稀方研究员通过三份香港早期报刊介绍香港文学。首次提出将《循环日报》作为香港文学起点的,是著名作家刘以鬯。他的全部根据就来自于忻平的《王韬评传》中的一段话,但不幸的是这段史料出了问题。赵稀方研究员通过查阅资料发现,《循环日报》并无史料提到所谓“副刊”。虽然如此,但王韬对香港文学有卓越贡献,发表在《循环日报》的大量报章体政论文章对后来梁启超等人的散文文体变革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他认为,香港文学起源还可以再往前探源。香港文学乃至香港中文文化书写的起点,都可以从1853年至1856年香港最早的中文报刊《遐迩贯珍》谈起。此报刊由传教士在马六甲创办的《察世俗每月统计传》逐渐转变为一份世俗刊物,其中就有涉及香港的文章。其中有几篇最具文学色彩的游记作者都是中国人。而《中外小说林》系革命派的文艺报刊,目的在于用文艺形式动员民众,鼓吹革命。
在互动环节,赵稀方研究员对老师和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逐一进行了解答。
主讲人简介:赵稀方,文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学位委员会委员,现代文学重点学科负责人,博士生导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评审组专家,《文学评论》编委。主要研究方向:港台华文文学研究、翻译研究、当代理论研究。代表性学术著作:《小说香港》《翻译与新时期话语实践》《后殖民理论》《翻译现代性——晚清到五四的翻译研究》《历史与理论》等。
胡龙飞 现场报道
崔佳雯 摄影